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

個案服務隨筆:如何在別人面前介紹身障孩子

由於職務內容屬性的緣故,我服務的個案年齡多介於 18 ~ 30 歲,許多人都才剛歷經過一段職涯的轉換,如:剛從學校畢業、剛從上一份工作離職...等。這個年紀也是最有動機就業的時候,通常是由家長陪同一起來尋求「職業重建專業人員」的服務,在約莫半小時的簡單訪談中,可以概略的了解個案的家庭氣氛、性格、自信心、自我效能等資訊。其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,是幾段與個案互動的時候,個案與我的對話:

Cary:『你知道你為什麼來這裡面試嗎?』
個案一:『知道啊!因為我媽說我腦子壞了』

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

庇護工場個別化服務計畫擬定實務操作

  每位身障個案進入庇護工場,都是為了未來能轉銜到外部的競爭性就業職場。因此,庇護工場就肩負了協助個案縮小至外部就業的能力差距。但這樣的差距其實並不只是工作能力上,還包括了像是生活習慣、社交禮儀...等項目也需要被關注。事實上,和一般企業的IDP(個人發展計畫)類似的是,在庇護工場,由於每位孩子的的障礙程度、障礙表現、學習能力、性格個性、家庭支持度等不盡相同,並沒有一體適用的訓練計畫,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會擬定專屬每位孩子的「個別化服務計畫」,而這也是孩子的培訓是否能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。

那麼,個別化服務計畫的擬定要怎麼做呢?
以下針對個人服務過的經驗,簡單分為四個階段做摘要分享:

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庇護工場產能核薪實務操作

  庇護就業主要是針對「有就業意願,但就業能力不足」的身障者,在評估其具有轉銜潛力的前提下,提供一個庇護的就業環境,讓身障者能在得到充分的訓練和發展後,有機會到外部的競爭性就業市場工作。至於何謂具有轉銜潛力,目前實務界尚未有一定的標準,但簡單的概念是,若這位個案在經過訓練後,有機會能達到庇護工場內所設定的「符合推薦給外部單位的標準」,就算是具有轉銜潛力。

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

庇護工場入場評量實務操作

  對於非障礙者來說,生涯規劃似乎是畢業後「水到渠成」的事,因為現在的科技很方便,只要打份履歷,接著上人力銀行網站登陸,再來就是準備面試服裝、等待面試電話等,一切就這麼自然不過!然而,對身心障礙者來說,很容易在一開始就因為自身的「障礙類別」而被定位為能力有限的求職者,導致無法跳脫出既定的生命視野。值得慶幸的是,現代對身心障礙者的觀點,已經不再是只能待在家裡,透過各縣市政府單位的職業重建窗口的協助,會有許多專業人員陪同了解興趣、依據能力幫忙媒合工作,以找到更多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