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一年的夏天,天氣好熱,小玲騎著腳踏車從鄉下來到市區,告訴服務台的志工說她要找工作。只見她滿頭大汗,伴隨著又細又捲的頭髮,戴著眼鏡,看起來非常的狼狽,好熱好不舒服的感覺,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景象。
後來,我走到她的身旁,開始聽她說自己的故事。她一手拿著身障證明、一邊有點著急地告訴我:「老師,我想要找工作,我想要自己到外面工作,我不想繼續待在家裡做家事!」。原來,小玲每天在家裡有做不完的家事,她要負責洗衣服、煮飯、掃地、拖地...,在指定的項目沒有完成之前,媽媽不准她吃飯。整串對話的過程中,小玲不斷的提到自己好慘、好可憐,而在深入追問下小玲告訴我,媽媽是東南亞的外籍人士,平常在家裡都不做家事,都把所有的事情交給小玲去做,但媽媽也不准小玲外出找工作,因為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可以煮三餐、完成這些家事。
看著眼前有著圓滾滾大眼睛、以及有點圓滾滾的身體的小玲,我先請她填寫相關資料,並問他家裡還有誰可以聯絡呢?她說,家裡只有爸爸最愛她、會聽她講話,於是我在她離開後就馬上打電話給爸爸。意外的是,爸爸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親切,在聽完我的敘述後,淡淡的笑著同意小玲找工作以及由我幫她規劃相關的職前準備活動。
後來,每一天小玲都會打電話給我,向我分享心情,我也送她一本筆記本,告訴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把想法寫下來。有一次她來找我的時候,跟我分享她用心記錄的筆記內容,裡面寫的真的就如同她說的一樣,盡是辛苦和可憐的心情。
因為小玲從高中畢業後都沒有到外面工作過,於是我安排小玲到配合的工廠試做,以便了解她的能力,沒想到就在試做的過程中,小玲居然趁著休息空檔跟老闆娘訴苦自己的故事,於是老闆娘就給她一千元買東西吃,著實讓我感到傻眼和佩服,我佩服的是小玲說故事的能力,但也專程先帶著小玲先把錢退還給老闆娘,再另外偕同社工家訪,決定親自去了解家裡的狀況。
就在家訪當天,我終於見到傳說中的「媽媽」,媽媽跟小玲的身形差不多,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皮膚白白淨淨的,幾乎吹彈可破那般,臉上的妝也畫得精緻。在我們跟爸爸討論的過程中,媽媽一直刻意坐在遠方不願意和我們互動。最後,就在爸爸的同意下,小玲就業的相關規劃大致抵定,我們幫小玲安排了心理諮商,也爭取讓小玲有自己的手機、有固定的零用錢,此外,爸爸特別向我們說明,媽媽只是比較權威,並沒有虐待小玲的狀況,小玲都是可以自由的騎腳踏車出去走走的。
自從小玲擁有自己的手機後,她主動加了我的line,每天都會傳訊息跟我聊天,但就在某一天,我第一次收到小玲傳來的語音訊息,覺得疑惑的我在把訊息打開來後,居然聽到讓我驚訝的內容:「小姐,你不要多管閒事喔!你很了不起吼!有辦法幫小玲找工作很厲害喔!我看小姐妳的照片很漂亮喔…」,聽完後其實我有點毛骨悚然,「難道,我照著個案的意願提供服務錯了嗎?難道媽媽不希望孩子就業嗎?但爸爸同意、小玲也同意啊!到底在尊重個案自主權的狀況下,我該怎麼做才好?」
後來,我打電話給爸爸,爸爸告訴我其實他也管不動媽媽,他也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做,但爸爸真的很希望小玲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因為只要有了工作,小玲就不會在家裡跟媽媽起衝突,也不會一直抱怨。於是,再次確認小玲的就業動機及能力後,後續我就安排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幫她媒合工作。
媒合的過程還算順利,最終找到一份工廠的工作,但聽說小玲還是總在休息時間、下班時間逢人就抱怨、抱怨自己的媽媽對自己不好。其實小玲很喜歡交朋友,也很喜歡說話,但因為生活經驗較少,所以沒甚麼話題,就只好抱怨自己的媽媽,他其實希望能得到媽媽的關愛,也希望朋友能多關心她一些,只是她可能用了大家眼中「錯誤」的方式,在跟這個世界互動。
如果再重來一次
距離這個故事發生至今,已經結案好長的一段時間了,小玲還是每天都會傳早安圖給我,我也都會回應她,每天就這樣簡短幾個字的對話,我想,這就是我至少能給的起的一點點溫暖了。假如有機會再重來一次,我不禁回想起那天家訪的時候,媽媽刻意坐在角落迴避我們的身影,我想,我會在一開始多用點心思跟媽媽建立關係、讓媽媽能一起參與、討論我和小玲的互動過程,也許是從帶著小禮物去家訪開始、或是跟她一起聊聊家鄉的事、聊聊化妝的事應該都是很好的切入點。畢竟,那些順利找到工作、穩定就業的個案,最需要的還是足夠的家庭支持度呢。
針對這個案例分享,歡迎留言或寫信(cary907@gmail.com)給我,告訴我你的做法,或你曾經遇過的類似經驗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